一、 概述与定义
航道警示浮标是一种系泊于指定水域、依靠浮力漂浮于水面的导航助航设施。它如同公路上的“交通标志”和“信号灯”,为船舶提供视觉、雷达甚至听觉(如装设雾钟、雾笛时)的指示,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、高效、有序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核心功能:
1.标识航道:标示安全航道的边界、弯道、中间线,指引船舶在可航水域内行驶。
2.警示危险:标示暗礁、浅滩、沉船、水下障碍物等危险物,提醒船舶避让。
3.传递信息:指示推荐航道、禁航区、施工区域、海底管线、分道通航制等特定信息。
4.辅助定位:作为水上参照物,辅助船员进行船位确定和航线校正。
二、 国际统一分类与标识系统
为了全球航运的统一和安全,国际上普遍采用国际航标协会(IALA) 的海上浮标系统。全球分为两个区域:
IALA A区域(侧向系统):欧洲、非洲、亚洲大部分及大洋洲。红色在左舷,绿色在右舷。
IALA B区域(侧向系统):北美、中南美、日本、韩国、菲律宾。红色在右舷,绿色在左舷。
中国属于IALA A区域。 以下介绍均以A区域为准。
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1. 1.侧向标志
指示航道的左右两侧,是航道警示浮标中最核心、最常见的类型。
左侧标:
颜色:红色。
形状:罐形、柱形或杆形。
顶标:单个红色罐形。
灯光:红色闪光。
记忆口诀:“左红右绿”。船舶从出港方向(从海向港内看)航行时,红色左侧标应位于船舶的左舷侧。
右侧标:
颜色:绿色。
形状:锥形、柱形或杆形。
顶标:单个绿色锥形,锥顶向上。
灯光:绿色闪光。
记忆口诀:“左红右绿”。船舶从出港方向航行时,绿色右侧标应位于船舶的右舷侧。
2. 2.方位标志
指示危险物的所在方位,并告诉船舶应从哪个方向安全通过(东、南、西、北)。
北方位标:安全区域在标志的北侧。船舶应从其北面通过。
颜色:上黑下红。
顶标:两个黑色锥形,锥顶均向上。
灯光:白色甚快闪或快闪。
东方位标:安全区域在标志的东侧。
颜色:黑色,中间一条宽的黄色横带。
顶标:两个黑色锥形,锥底相对。
南方位标:安全区域在标志的南侧。
颜色:上红下黑。
顶标:两个黑色锥形,锥尖相对。
西方位标:安全区域在标志的西侧。
颜色:黄色,中间一条宽的黑色横带。
顶标:两个黑色锥形,锥顶相对。
3. 3.孤立危险物标志
直接标示在孤立的危险物(如小块礁石、沉船)之上,表明其周围为可航水域。
颜色:黑色,中间一条或多条红色宽横带。
顶标:两个黑色球体。
灯光:白色组闪(2次)。
4.4.安全水域标志
标示该标志周围均为可航水域,如航道中央或入口。
颜色:红白相间的竖条纹。
形状:球形或带有球形顶标的柱/杆形。
顶标:单个红色球体。
灯光:白色等相光、长闪或莫尔斯信号“A”(· —)。
5. 5.专用标志
用于指示特定区域,而非航道导航。如:
海洋数据测量浮标、军事演习区浮标、海底电缆/管道标志、游泳区浮标等。
颜色:黄色。
形状:不限,但不得与导航标志混淆。
顶标:单个黄色“X”形。
灯光:黄色。
三、 结构与组成
1.浮体:提供主要浮力,通常由钢材、聚乙烯(PE)、玻璃钢(FRP)等耐用、抗腐蚀、抗撞击的材料制成。
2.灯器:安装在顶部,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,LED光源,以特定的闪光节奏(光质)在夜间或能见度不良时发出信号。
3.顶标:安装在灯器上方,是重要的日间标识物,通过其形状和颜色传递信息。
4.锚系系统:包括锚链和沉块(水泥块、大铁块等),将浮标牢固地系泊在预定位置,并能随潮汐和波浪在一定范围内摆动。
5.雷达反射器:增强浮标的雷达回波,使其在雷达屏幕上更容易被识别。
四、 核心应用场景
1.港口与航道:标识进出港主航道,引导大型商船安全靠离泊。
2.内河航运:在江河、湖泊中标示航道边界和浅滩。
3.海上风电场:标示风电场区域和海底电缆路由,警告船舶勿入。
4.桥梁与水下工程:标示桥墩防护区和水下施工区域。
5.海洋牧场与水产养殖区:划定特定作业区域。
五、 管理与维护
航道警示浮标由海事局等主管机构统一布设、管理和维护。维护工作至关重要,包括:
1.定期巡检:检查浮体是否损坏、颜色是否褪色、灯器是否正常工作。
2.位置校验:防止浮标因风浪、船舶碰撞而移位,确保其位置精确。
3.清洁保养:清除附着的海洋生物(如藤壶)和杂物。
4.修复与更换:对损坏或失效的浮标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。
总结
航道警示浮标是一套精密、标准化的“水上语言”系统。它通过颜色、形状、顶标和灯光这四大要素的独特组合,向航海者清晰、准确地传递航行信息。理解和遵守浮标所传达的指令,是每一位航海者的基本素养,也是保障海上生命财产安全、保护海洋环境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