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浚浮筒是疏浚工程(如挖泥、清淤、吹填造地)中的关键辅助设备。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水下的疏浚管道提供浮力,使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或悬浮在水中特定深度,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、高效的泥浆输送通道。
一、 概述与核心功能
核心使命:在疏浚作业中,挖泥船(如绞吸式挖泥船、耙吸式挖泥船)通过水下泵和管道将泥沙、淤泥等物料以泥浆的形式抽吸并输送到指定的排放区域(如吹填区、抛泥区)。连接船体与排放区的管道很长,且部分需要经过水域。疏浚浮筒就是用来支撑和漂浮这些管道的设备。
主要功能:
1.提供浮力:承担水下管道、内部泥浆(比重较大)以及连接件的重量,使管道保持预定深度,避免管道沉底造成磨损、堵塞和巨大牵引阻力。
2.保持管线形状:确保输泥管线在水面上形成平滑的曲线,减少不必要的弯折和应力集中,保障输送畅通,降低能耗。
3.便于移动和布设:漂浮的管线易于拖航、连接和重新部署,提高了施工灵活性。
4.保护管道:避免管道直接与海底、礁石、船体等硬物摩擦碰撞,延长管道使用寿命。
5.标识作用:浮筒通常涂有鲜艳的颜色(如橙色),起到警示作用,提醒其他船只避让,确保航行安全。
二、 主要结构与类型
疏浚浮筒通常由两部分核心结构组成:
1.浮体:提供浮力的核心部分。现代浮筒主要采用高密度聚乙烯(HDPE) 通过滚塑工艺一次性成型。内部为空心结构,并通过加强筋设计确保结构强度。
2.金属骨架:嵌入或固定在浮体内部的钢结构框架,通常由碳钢或不锈钢制成。其作用是:
•提供与管道的连接点(通过卡箍、链条或绳索)。
•分散吊点和受力,保护塑料浮体不被破坏。
•提供吊耳和系固点,便于起重和拖航。
主要类型:
•整体式浮筒:
•一个浮筒单元与一个管段(通常为6米或12米)固定连接,提供浮力。结构简单,通用性强。
•半潜式浮筒:
•设计可使管道悬浮在水面以下一定深度,减少风浪潮流的影响,尤其适用于开阔海域或航道,避免影响其他船舶通行。
•夹套式浮筒:
•浮筒本身是一个可开合的“夹子”或“外壳”,可以直接夹持在现有的管道上,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,无需切割管道。
三、 特点与优势(以主流HDPE浮筒为例)
•高浮力:经过精密计算,提供充足的浮力储备,即使部分浮筒损坏,整个管线仍能保持漂浮。
•耐久性强:HDPE材料具有强的抗腐蚀能力(耐海水、化学品、电化学腐蚀),寿命远超传统钢制浮筒。
•抗冲击性好:韧性好,能承受风浪冲击和轻微的碰撞,不易开裂或破损。
•维护成本低:无需像钢制浮筒那样定期进行防腐蚀处理(如涂漆),日常几乎免维护。
•重量轻:便于搬运、安装和拖航,降低操作成本。
•环保:材料无毒无害,符合环保要求。
四、 应用场景
疏浚浮筒广泛应用于所有需要通过管道进行水下物料输送的场合:
1.港口与航道疏浚:挖掘航道、维护港池水深。
2.吹填造地:从海底取沙,通过管道输送至指定区域,填充形成新的陆地(如机场、港口新区)。
3.湖泊河流清淤:治理水域环境,清除污染底泥,增大库容。
4.采矿作业:海底采矿(如采集金刚石、锡矿砂)时,用于输送矿物浆体。
5.环保工程:处理水下污染物和工业废料。
五、 工作流程
1.规划:根据管道规格、泥浆密度、水深、海况等参数计算所需浮筒的数量和间距。
2.组装:在岸上或工作船上,将浮筒通过其金属骨架上的连接件固定到疏浚管道上。
3.布放:用工作船将连接好浮筒的管段逐段拖至指定位置并连接成整体管线。
4.拖航:整个疏浚作业期间,管线会随着挖泥船的前进而缓慢移动。
5.回收:作业完成后,将管线分解,回收浮筒和管道,清洁后储存以备下次使用。
总结
疏浚浮筒虽不是疏浚工程中的核心挖掘设备,但却是连接“挖”与“输”的关键桥梁。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疏浚项目的效率、成本和安全性。从传统的钢制浮筒到现代的主流HDPE浮筒,技术的进步使得疏浚作业更加高效、可靠和经济。它们是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“幕后英雄”,确保了数以亿计的泥沙能够通过“水上高速公路”被精准地输送到目的地。

(图为疏浚浮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