疏浚浮筒是疏浚工程中的关键辅助设备。它本质上是一种大型、坚固、专门设计用于承载重型疏浚设备(如绞吸式挖泥船、抓斗式挖泥船、反铲挖泥船等)和连接重要管道(如排泥管线)的浮动平台。其核心功能是为水上疏浚作业提供一个稳定、安全、可移动的基础。
一、 核心结构与设计特点
1.主体构型: 疏浚浮筒通常呈圆柱形或近似圆柱形设计,两端为平面或略微凸起的球冠形端盖。这种形状能在水中提供优异的稳定性,抵抗风浪和水流的冲击,有效减少晃动。根据承载能力和使用需求,长度可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,直径也可在几米范围内变化。
2.内部结构: 主要分为水密舱和压载舱。
•水密舱: 保证浮筒本体具有自浮力,是产生浮力的核心部分。
•压载舱: 通常围绕在水密舱周围或位于浮筒底部、侧壁。通过向压载舱内注入或排出水(压载水),可以精确调节浮筒的吃水深度和整体浮力状态,以适应不同的设备负载、保持作业姿态稳定(调平),甚至在需要时进行自沉和起浮操作。
3.系泊附件: 浮筒外壁(通常顶部边缘)坚固地焊接有主系泊环、辅系泊环和导缆孔/导缆桩。这些是用于连接锚链、缆绳或连接其他浮筒、管道的重要结构点,承受巨大的拉力。
4.设备连接平台:
•甲板区域: 浮筒顶部提供开阔、坚固的甲板平台,用于安装、固定和操作绞吸式挖泥船的绞刀桥架支架(台车底座) 或承载其他挖泥设备(如抓斗机、反铲底座)。
•管线接口: 通常在浮筒中部或侧边设有专门设计的、非常坚固的管道接口,用于连接水上浮动排泥管线。这个接口是力量和振动传递的关键点,要求非常高的强度设计和施工质量。
5.管槽/走线槽: 部分浮筒在甲板上设计有凹槽(管槽)或在甲板下方留有空间,用于保护、固定低压软管(如液压管线)和电缆,避免其被踩踏或碾压。
6.安全设施: 甲板四周通常装有护栏、系绳桩和必要的照明灯、指示灯(如航行障碍灯、锚灯),以保证人员作业安全,并符合海事航行安全规范。
二、 核心功能
1.提供稳定基础: 这是最核心的功能。浮筒利用其巨大的浮力支撑起数十吨乃至上百吨的挖泥设备(绞刀架/挖掘臂)以及充满泥沙、水流的高速排泥管。它的稳定性能有效抵抗风浪、水流以及设备带来的剧烈振动和冲击载荷,保障设备平稳运行,防止倾覆。
2.承载疏浚设备: 为绞吸船的绞刀桥架、抓斗机的旋转平台或反铲的基座提供直接、可靠的承载点。
3.连接并支撑排泥管线: 浮筒是水上浮动排泥管线系统的关键“节点”之一。它坚固的管道接口连接着前后段的排泥管,承受着管线的重力、水流阻力以及管内泥浆高速流动产生的动压和脉动压力。
4.灵活调载与定位:
•吃水调节: 通过调整压载舱的水量,可以精确控制浮筒吃水深度,适应不同水域深度需求或设备配重变化。
•姿态稳定: 通过向不同位置的压载舱加载或卸载水,可以补偿因设备作业(如绞刀偏摆)或风浪作用导致的不平衡,保持浮筒平台接近水平,确保设备作业精度和安全。
•移位与定位: 借助锚泊系统(抛锚)或拖轮协助,可以移动浮筒及其承载的设备,实现疏浚点位的转移。系泊在浮筒上的锚链/缆绳使其能在指定区域安全地定位停泊。
5.辅助连接: 多个疏浚浮筒可以通过法兰、螺栓或强力连接件首尾相连,构成更长的“作业平台链”或“管线支撑平台”,适应大型疏浚工程的需求。
三、 关键材料与技术特点
1.主体材料:
•高强度船用钢板: 主流材料为符合船级社认证的高强度低合金船用钢板(如AH36, DH36)。这种钢材具备优异的强度、韧性、焊接性能和关键的耐海水腐蚀性能。
•防护涂层:
•长效防腐: 内外表面均需进行严格的喷砂除锈处理,达到Sa2.5级别,并涂覆多道高性能防腐涂料(如环氧富锌底漆、环氧厚浆漆、耐磨面漆等)。特别是水线交替区、甲板和易腐蚀部位,涂层要求更高。
•超级防污: 聚脲弹性体涂层是当前浮筒(尤其是海上疏浚浮筒)外部特别是水下区域的理想选择。它具备:
•耐磨性: 能抵抗水下砂石、泥浆的冲刷和磨损。
•高弹性与附着力: 即使钢板变形也不易开裂脱落。
•耐腐蚀/耐海水/耐化学品性能: 提供远超传统涂料的保护寿命。
•优异抗冲击性: 能抵御漂浮物或操作中的轻微碰撞。
•无溶剂环保性: 施工过程更环保。
•牺牲阳极块: 在浮筒水下部分额外焊接安装铝合金或锌合金牺牲阳极块,通过电化学阴极保护原理,进一步减缓主体钢板的电化学腐蚀(腐蚀优先发生在阳极块上)。
2.焊接技术: 所有焊缝均要求全焊透结构,并采用严格的无损检测确保焊接质量,防止应力集中导致开裂。关键部位(如系泊环、管道接口)的结构强度需通过详细计算和验证。
四、 主要应用场景
1.港口航道清淤与维护: 保持和增加港口泊位、航道水深,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场景。
2.人工岛/吹填造地工程: 在远离岸线的区域挖取泥沙,通过浮筒支撑的排泥管线远距离输送到填海位置。
3.内河湖泊疏浚: 清除河道淤泥、增加行洪能力、改善水质。
4.海底管道/电缆铺设前准备: 在预设路由上进行沟槽开挖或基床平整。
5.矿山疏浚/采砂: 采集水下砂矿或建筑材料。
6.水库清淤: 恢复水库库容。
7.环保清淤: 清除受污染的底泥。
五、 选型与使用要点
1.匹配疏浚设备: 首要考虑因素是所承载挖泥设备的类型及其重量、尺寸和连接方式(如台车尺寸、桥架支撑点位置、管道接口规格)。浮筒的承载能力、甲板空间、管口位置必须与之匹配。例如,绞吸船浮筒有专门的绞刀桥架支撑结构和精确的管道接口设计。
2.工作水域与环境:
•海域等级: 在近海或外海作业,需要承受更大的风浪、洋流冲击和腐蚀性更强的海水,浮筒设计强度、系泊能力、防腐等级必须显著提高。对于内河、湖泊或受遮蔽水域,环境相对温和,要求可适当降低。
•水深、流速、底质: 需要考虑其对浮筒吃水、锚系设计的影响。
3.系泊与锚泊需求: 根据定位要求和环境载荷设计合适的锚泊系统,浮筒上系泊附件的强度必须足够。
4.浮力与稳性: 浮筒提供的浮力必须足以支撑设备重量、排泥管重量、以及各种附加载荷(如风浪力),并有安全裕度。同时,在各种工况下都必须保证浮筒具有足够的初稳性和完整稳性,这需要专业计算评估。
5.排泥管连接要求: 明确连接排泥管的口径、压力等级、连接方式,确保浮筒接口与之兼容且强度足够。
6.维护要求: 考虑防腐涂层、阳极的检查与更换周期、压载系统维护等。
7.认证标准: 确保浮筒的设计、材料、制造符合相关船级社或国家/地区的法定规范标准,以保障其安全性和合法性。
六、 维护保养要点
1.定期检查:
•结构检查: 定期检查浮筒主体结构、焊缝、系泊环、导缆桩、护栏等是否有变形、开裂、锈蚀情况。重点检查水下部位(需潜水或进坞)和管道接口区域。
•涂层与阳极检查: 密切监控防腐涂层(特别是聚脲涂层)的磨损、脱落情况以及牺牲阳极的消耗程度。及时修补受损涂层,更换消耗完毕的阳极块。
•压载舱检查: 定期检查压载舱内的锈蚀情况、阀门和管路工作状态。
2.清洁与防护: 及时清除甲板和水线上的污物、海生物,保持清洁有助于延长涂层寿命。修复任何影响结构强度的锈蚀点。
3.系统测试: 定期测试压载系统(泵、阀)和系泊设备的可靠性。